2022年我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
發布時間:
2023-02-27 16:26
來源:
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太湖吳淞江治理等一批標志性工程開工建設;湖北鄂北水資源配置、湖南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灌區等34項工程基本建成并開始發揮效益……2022年,我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全年開工重大水利工程47項、投資規模4577億元,開工數量和投資規模均為歷史最多。”1月13日,在水利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王道席介紹。
不只重大水利工程刷新紀錄,而且水利投資完成也創下歷史新高。2022年,我國完成水利建設投資達10893億元,比2021年增長44%,首次突破1萬億元關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建設投資完成最多的一年。“大規模的水利建設直接吸納就業人數251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205萬人,為穩投資、促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王道席透露,2022年新開工水利項目2.5萬個,較2021年多4135個;新增投資規模1.23萬億元,較2021年多6974億元;累計實施水利項目達4.1萬個,是2021年的1.3倍。
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發揮顯著效益
2022年,一批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水利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如南水北調引江補漢工程作為全面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的重要標志性工程,對保障國家水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發揮重要作用。
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設司司長王勝萬進一步舉例說,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工程是2022年開工的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覆蓋人口1800多萬,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環北部灣城市群水資源配置格局,提升區域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將擴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打通淮河流域泄洪通道、減輕淮河干流防洪除澇壓力,保障淮河流域2000多萬人口、3000多萬畝耕地防洪安全。
還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在2022年實現重要節點:34項工程建設完成,20項工程通過竣工驗收,發揮了顯著效益。這些效益體現在諸多方面,在保障防洪安全方面,西江大藤峽水利樞紐2022年成功抵御多場次西江洪水,有效減輕了西江中下游乃至珠江三角洲防洪壓力。除了這種流域防洪控制性水利樞紐,雄安新區新安北堤防洪治理工程(一期)等堤防工程,山東省南四湖湖東滯洪區建設等蓄滯洪區工程,均為區域防洪安全保障作出重要貢獻。
保障供水安全方面,歷經6年建設的引江濟淮工程2022年底實現試通水試通航,供水范圍涉及皖豫兩省15個市55個縣(市、區),受益人口5100多萬人;廣東韓江高陂水利樞紐、湖北鄂北水資源配置工程等工程建成后也都充分發揮了水資源配置優勢。
“2022年,湖南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灌區、河南趙口引黃灌區二期等10項灌區工程完工,新增或改善灌溉面積近1400萬畝,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王勝萬告訴記者,2023年將進一步加大重大水利工程推動力度,盡早發揮工程效益。
實施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529處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提出,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灌區建設將對提升糧食產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司長陳明忠回應,2022年開工建設江西大坳、梅江,廣西大藤峽、龍云,海南牛路嶺,安徽懷洪新河等8處大型灌區,建成后將新增恢復改善灌溉面積730多萬畝。
此外,2022年實施的529處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改造項目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累計新建改造渠(溝)道達到1萬多公里、渠系建筑物3萬多處、量測水設施1萬多處,全年新增恢復灌溉面積36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951萬畝。
記者了解到,2022年春灌期間,全國共有5340余處大中型灌區進行了灌溉,累計灌溉面積達3億畝,供水量450億立方米。面對長江流域罕見旱情,大中型灌區較為完善的灌排體系最大限度減輕了旱災造成的影響和損失,大旱之年實現了糧食豐收。
“2022年,水利部會同農業農村部指導督促各地強化農田水利設施管護,啟動48處大中型灌區開展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推動800多處大中型灌區和500多處大中型灌排泵站開展標準化建設,提高管理水平。”陳明忠表示,水利部將聚焦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謀劃新建一批大中型灌區,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加快推進大中型灌區現代化建設和改造,提升灌區質量;加強灌區、灌排泵站標準化管理,提升灌區運行管護水平。
今年重點推進60項重大水利工程
2022年,我國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3500多座,開展主要支流和中小河流治理1605條、治理河長1.4萬公里;完工農村供水工程18169處,全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提高到87%;完成淤地壩除險加固622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3萬平方公里。
談到今年水利建設相關任務,王道席指出,水利部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研究提出今年重點推進前期工作的重大水利工程清單,共60項。
在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方面,今年重點推進長江中下游、黃河干流治理等大江大河堤防建設與河道整治工程,黃河古賢和黑山峽、廣西洋溪、安徽鳳凰山、四川米市、湖北姚家平水利樞紐等防洪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以及長江、淮河、海河流域蓄滯洪區建設工程;加快構建國家水網方面,今年重點推進甘肅白龍江引水、青海引黃濟寧等重大引調水工程,以及四川三壩、云南南瓜坪等重點水源工程;保障糧食安全方面,今年重點推進廣西下六甲灌區、云南騰沖灌區、湖北太湖港灌區等新建大型灌區前期工作,爭取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后可新增、改善灌溉面積約1800萬畝;推進智慧水利建設方面,將統籌建設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數字孿生水利工程,全面提升水利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水平。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新資訊
2023-02-27
12月26日,水利部南水北調司、長江科學院、中國水科院、黃河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調研組一行來我省就新時期南水北調工程戰略功能及發展研究進行調研。
2023-02-27
新華社南京12月21日電(記者秦華江)近日,依托江蘇省水利工程建設電子招標投標系統,江蘇省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環境監理標完成“不見面”開標。
2023-02-27
新華社呼和浩特1月7日電(記者王靖、安路蒙)記者7日從內蒙古自治區水利廳獲悉,隨著黃河上中游氣溫持續走低,黃河封河順利通過內蒙古三盛公水利樞紐攔河閘。
2023-02-27
對于三峽水利(600116,SH)4萬多名股東來說,12月27日是較為失望的一天,由于前一晚公司公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被證監會并購重組委否決,股票復牌后二級市場全天出現跳水,最終以大跌7.35%收盤。
2023-02-27
新春伊始,全國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進,取得積極進展。截至2月5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輸水量達到600億立方米,相當于為北方地區調來了超過黃河一年的徑流量。
2023-02-27
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環北部灣廣東水資源配置、太湖吳淞江治理等一批標志性工程開工建設;湖北鄂北水資源配置、湖南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灌區等34項工程基本建成并開始發揮效益……